对话兴业基金邹慧:今年A股市场值得积极配置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363

邹慧:

兴业基金研究部权益研究总监,兴业研究精选混合等基金经理,18年证券从业经验,复旦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先后在湘财证券、金信证券、长江证券、东方证券等机构从事研究和投资工作,2018年3月加入兴业基金。投资上,他擅长自上而下的宏观视野决定配置方向,自下而上的深度挖掘精选优质个股,在遴选公司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精彩观点摘要:

1)今年经济复苏方向确定性较强,全年或将处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的接力跑之中。

2)相信今年市场肯定比去年好,因为不利因素都在好转,值得积极配置。

3)预计今年市场风格会较为均衡,成长方向较为看好计算机、通信、传媒,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等细分领域。

4)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从更长的产业周期来看,产业趋势可能才刚刚起步。

5)正是因为不断出现新的技术破局者,新能源板块才能够形成如今的产业规模和地位。

6)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非常看好央企国企的投资机会,也要非常重视央企国企估值修复和估值提升的重要性。

1、今年国内经济的修复和市场信心的恢复较为确定,但复苏过程中可能会略有曲折,您对全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如何展望?

答:首先,今年全年经济复苏的基调是明确的。经济复苏方向确定性比较强,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政策发力比较早,力度比较大,涵盖了地产、消费、财政和产业等各方面,所以预计政策发力的效果在年内会逐步显现,事实上信贷数据已经显示出政策力度很大;二是我国经济内生性动能较强,企业和居民端在去年末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之后,都表现出了复苏的韧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 PMI数据也都出现了明显的修复,此外年后高频的二手房成交和工业企业复工数据也在明显改善。

其次,历史上每一轮复苏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复苏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释放,今年潜力释放的过程会需要时间,因此我们预计,短时间内宏观政策环境偏暖不会发生变化,全年或将处于经济复苏和政策发力的接力跑之中。

2、对应到A股市场,从您的角度观察,当前市场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您对今年市场有怎样的期待?

答:我们相信今年市场肯定比去年好,因为不利因素都在好转。2022年A股面临的是内外部双重压力,今年虽然内外部压力都还未到完全解决的时间点,但不利因素都在明显改善。

一是海外方面,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虽然会有反复,但加息周期进入尾声,对A股来说会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已经出现明显净流入,正是反映出了这一点。

二是国内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以及经济稳增长的发力,整体经济的内在动力在释放,国内政策和经济环境相较于去年也都有明显好转。

最后一点,市场经过2022年的调整之后,当前风险溢价和估值水平都已经处于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位置,无论是从胜率还是赔率维度,都值得积极配置。

3、您说过,成长是市场永恒的主题。目前机构普遍预测,今年市场成长风格大概率占优,您对此如何看待?具体看好成长板块里哪些行业和细分领域的机会?

答:我认为今年会比较均衡。其实从2023年1月开始到现在,市场的表现也是比较均衡的,无论是TMT这些偏向于成长的,还是地产链、消费、周期资源品等,都有阶段性的表现。

所以对于2023年看好的方向,我当然也看好成长,因为每一轮不管是经济强复苏还是弱复苏,成长方向最终都会走出来。

今年成长方向我看好的细分领域,主要有计算机、通信、传媒,以及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方向。计算机、通信和传媒在经历了前几年的杀估值和盈利下行之后,无论是政策还是基本面都在迎来转折;而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则代表了先进制造的发展方向之一,我相信这里面可以找到盈利和估值有望双击的细分领域。

4、今年科技板块行情火热,信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纷纷成为热门主题,您对科技板块的机会和风险怎么看?

答: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站在当下时点,我们迎来的可能是一个重大的产业变革和历史机遇,即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这相当于一次新的工业革命。

整个大的数字经济投资主线,其实从2022年11月就开始了。从最初的信息化+,到之后的数据安全,再到人工智能等等,其实核心都是数字化对各个行业产业的赋能甚至变革。虽然有部分的个股和板块已经在短期内出现了比较大的上涨,但如果是放在更长的产业周期来看,这种产业趋势可能才刚刚起步。

5、从四季报看,您在有色金属这块加大了配置,请问您对该板块的前景预期和投资逻辑是什么?

答:一是随着今年国内经济的复苏,下游需求端会出现增长。 如下游地产、家电、汽车、交运、传统制造和高端制造等预计2023年的需求都会改善,进而有望拉动相关工业金属的需求回暖。

二是供给端收缩,全球铜铝等有色金属板块的库存处于低位,资本开支减少,供给的持续收缩意味着各类金属的价格长期来看易涨难跌。

三是美联储加息周期逐步结束,甚至降息周期可能开启,这会带来商品价格压制的解除。从更长周期来看,美国可能会在2024年逐步开启降息对冲经济压力,那么从全球范围来说,大宗商品的最大压制也将随之解除。

最后是工业金属里面也有不少品种在近几年已经转变成能源金属,带来需求的持续增加,这也会对有色金属的基本面带来支撑。

6、在新能源领域,您曾表示贝塔行情已经弱化,投资步入了阿尔法阶段,今年您将聚焦哪些子板块和子行业,又如何遴选投资标的?

答:目前看起来,新能源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还是在持续产生,比如光伏领域的POE、电镀铜,新能源车的芳纶隔膜,风电里的漂浮式海风等等。

这些新的细分领域中,有些尚处于技术落地初期,还不成熟;有些则还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但其实正是因为不断出现这些新的技术破局者,新能源板块才能够形成如今的产业规模和地位。

因此在具体选股的维度,我需要综合考虑细分技术的行业空间、上市公司质地以及估值性价比。而且在落实投资标的的选择时,不光是要对公司进行多次实地调研,更要从产业发展、同行竞争者、研究机构等第三方多个维度进行交叉验证,最终才能做出投资决策。

7、对于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消费和医药,您有怎样的观察?

从去年11月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以来,线下消费场景的修复已经体现在数据层面,包括航空等交运、酒店、旅游景区、免税、商场、医疗服务等,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修复。

而对应到A股相关板块,前期的估值修复已经基本到位,后续需要宏观的社零数据,以及一季报的盈利数据验证之后,才能开启下一轮业绩成长的收益。

从行业比较来看,泛消费板块中,会更看好医药板块。主要有三个逻辑,一是线下消费复苏本身也有利于受疫情压制的医疗服务等需求场景修复;二是随着前几年集采的落地,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的盈利在出现修复;三是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依然处于历史较低的位置。

8、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国企价值或将重估,对此您如何解读和展望?

答:我非常看好未来央企国企的投资机会。

首先,在国家安全的大时代浪潮下,作为掌握中国经济关键领域的央企国企,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央企国企也是保证国家安全实现的“压舱石”,在能源、资源、农业保障、军工、国家重大技术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

其次,央企国企在经过几年的改革之后,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使得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也出现了质的变化。更现代化的经营体制,让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在业绩和经营可见度层面更符合资本市场的需求,同样的,资本市场近几年也在积极反哺央企国企上市公司。

最后,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央企国企也可以起到基本盘的作用。所以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央企国企的估值修复和估值提升的重要性。

9、从产品组合的配置角度,结合您对今年市场和行业的分析,整体投资策略和框架是否会调整,具体会做怎样的布局?

答:如前面所说,今年市场的整体机会肯定好于去年,所以从仓位上整体会维持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从具体配置上,最为看好两个方向:一是偏软的、有政策支持的信创以及新技术应用(如ChatGPT、AIGC等)的方向,涉及计算机、传媒、通信等行业;二是受益于产能供需缺口的上游商品,涉及有色、钢铁、煤炭等行业。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与股东之间实行业务隔离制度,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基金财产的投资运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基金管理人实际的投资结果,也不构成任何对投资人的投资建议。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