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商业银行日前下调协定存款利率,被不少投资者解读为银行降息,是股市大利好。对此,还需多方面研判。
首先,商业银行下调协定存款利率与央行降息是有很大区别的。央行作为国家货币政策的决策机构,制定存贷款的基准利率。在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相关金融机构的利率,可以在央行所公布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客户按照浮动利率存款,就是协定利率。
顾名思义,协定利率是由客户与银行协商形成的,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大都是由商业银行向客户约定存款利率的上浮幅度,同时也要求客户必须承诺不能提前支取本金,并且单笔存款要达到一定金额。协定存款利率的高低,反映了商业银行对市场资金价格的判断,以及其本身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在本质上属于微观层面的操作,与央行基于宏观调控的需要调整基准利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其次,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调整协定存款利率时,也会考虑到整个金融形势。这次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不约而同地下调协定存款利率,自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是企业行为,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
去年以来,为了稳定经济,商业银行普遍下调了个人房贷利率以及企业贷款利率,大幅压缩了存贷款之间的利差。虽然这有利于减轻社会融资成本,但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难度,因此有必要也相应地降低吸纳存款的成本。
过去银行贷款额度紧张,不得不竭力揽储。但现在则是对贷款的需求不旺,而客户的存款意愿很强。如此一来,降低协定存款利率也就成为一种可能。在这背后,也反映了经济活力不足、投资活动疲软的现状。适度降息有其合理性,而商业银行下调协定利率,也有利于资金进入投资领域。
此外,作为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央行在调整利率时必须要考虑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我国现在的基准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而国外主要经济体则大都处于加息周期中。另外,国内资金市场的流动性还是相当充裕的,M_[2](广义货币供应量)规模正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当然,使用降息手段刺激经济,需要顾及对内外部的影响。央行在利率操作上还是相当谨慎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已经很久没有调整,最近开展的中期借贷便利及逆回购操作,招标利率都保持不变。
央行现在无意下调政策性利率,更多的是积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而商业银行调降协定存款利率,其实也是体现了央行的这个意图,作为一种非对称的在局部范围的“降息”操作,就是宏观政策指导下企业顺势而为的产物。
此次一批商业银行同时下调协定存款利率,且幅度不小,给市场一种似乎要大规模降息的印象。其实国内储户中参与协定存款的数量并不多,协定利率本身的市场规模也较为有限,加上时下投资市场也较为平淡,即便利率下调了,也不会导致参与协定存款的资金大量流失,一些投资者所期盼的储蓄资金转道进入股市,是不太现实的。
商业银行此次下调协定存款利率,目前看未必会刺激股市上行,但还是反映了市场资金成本下行的大趋势,也表明金额机构在稳增长方面不遗余力。随着这些因素的不断发酵,整个宏观经济,乃至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都将会不断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