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365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中资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布局,这既有利于中资券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股东回报,也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贡献率有望向国际一流投行靠拢,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

  全文如下

证券|国际业务: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全球化布局

▍代表性券商重要收入来源,发展模式走向差异化。

2022年,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海通证券国际业务收入占比分别达32%、34%和15%,国际业务已成为代表性重要收入来源。目前中资券商经营国际业务包括两种模式。

1)独立上市海外子公司。以海通国际和国君金控为代表,凭借较为清晰独立的治理结构,在信用评级及融资成本层面具备优势。

2)全资非上市子公司。以中金国际和华泰国际为代表,全资控股的模式降低了跨境业务管理和考核难度,有助于统筹境内外发展。

经纪业务:传统经纪业务竞争激烈,多角度拓展增量空间。

香港市场以机构客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和以境外资金为主的资金结构,决定了国际投行在此领域的巨大优势。截至2023年6月,中资券商旗下仅2家中资机构入围联交所参与者市场占有率A组行列。中资A组券商中,富途以零售业务见长,凭借其金融生态优势有效提升了自身客户覆盖能力。其他中资券商在核心客群争夺与基础客户覆盖层面均面临较强挑战。通过并购网络券商的方式增强渠道获客能力、完善新兴市场布局以及深化客户服务是中资券商破局的着眼点。

投资交易业务:客需业务高速发展,扩容资本助力瓶颈突破。

依托于以去方向性客需服务驱动的投资交易业务高速发展, 2022年华泰国际营业收入实现了52%的同比增长。截至2021年末,证券行业SAC协议跨境场外衍生品业务存续名义本金规模达4194.28亿元,占场外衍生品总规模的20.8%。但高速增长下,资本短缺仍制约投资交易业务长期发展。在现行外汇管理政策环境下,积极向境外子公司注资和争取跨境资本流动的便利性是投资交易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

投行业务:业务实力持续提升,以协同能力构筑核心竞争力。

股权业务领域,从H股IPO融资规模来看,2018-2021年中资券商合计市占率稳定在30%左右,2022年显著提升至43%。债券业务领域,从离岸人民币债券募资规模来看,中资券商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3%提升至2022年的8%。面对项目资产与投资资金分离的市场环境,如何优化人员布局与协同激励机制,提升承做与承销质量是投行业务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中资券商已通过境内外一体化团队、矩阵式管理以及构建人员交流机制等多模式进行了探索,相关成效值得关注。

资管业务:海外布局呈加速趋势,产品中心职能仍需完善。

截至2023年6月,已有近30家公募基金在境外设立子公司。2023年以来,睿远基金香港子公司开业、汇添富新加坡子公司相继获批。但相较于国际投行,中资机构资管产品在覆盖范围和产品类型上均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机构资管产品多以发达市场指数基金为主,对于新兴市场和主题基金的布局较为有限。长期来看,在构建完整产品库的基础上,打造自有品牌并深化客户认知,是资管业务发展的护城河。

兼顾国家战略落实与企业长期发展,把握市场拓展机遇。

发力国际业务是中资券商推动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践行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以高盛为代表的海外投行较好地把握了国内政策转向与海外市场开放的时间节点,循序渐进地实现了地理和牌照布局的完善。在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全球服务网络下,全面推动全球一体化,通过多业务、多市场的协同,打造了自身国际业务发展的成熟模式。中资券商应积极吸取国际投行海外业务发展经验,在立足香港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并完善成熟市场的服务链条。

风险因素:

A股市场成交额下滑的风险;财富管理市场发展低于预期;投资业务亏损;信用业务风险暴露;行业过度再融资。

投资策略:

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趋势,中资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布局,这既有利于中资券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股东回报,也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我国与“一带一路”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贡献率有望向国际一流投行靠拢,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