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有望加速险资类长线增量资金入场,预计此次险资风险因子调整可带来潜在增配股票空间为2000亿到3000亿元,高股息蓝筹板块有望相对受益。在稳定实体经济、活跃资金市场政策组合不断发力之下,A股市场底部特征清晰,建议积极提升仓位。
全文如下A股|政策积极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有望加速险资类长线增量资金入场,我们预计此次险资风险因子调整可带来潜在增配股票空间为2000亿到3000亿元,高股息蓝筹板块有望相对受益。在稳定实体经济、活跃资金市场政策组合不断发力之下,A股市场底部特征清晰,建议积极提升仓位。
▍引导险资入市,“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政策组合继续发力。
9月10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实施保险公司差异化资本监管,并优化风险因子、引导保险公司服务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1)差异化资本监管方面,对于总资产100亿元以上、2000亿元以下的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总资产500亿元以上、50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5%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对于总资产100亿元以下的财产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以及总资产500亿元以下的人身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2)优化风险因子方面,《通知》要求,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对于投资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REITs)中未穿透的,风险因子从0.6调整为0.5。保险公司投资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公司股权,风险因子赋值为0.4。保险公司经营的科技保险适用财产险风险因子计量最低资本,按照90%计算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在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中公开披露近三年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
▍此次风险因子调整有望带来潜在配置空间为2000-3000亿元。
今年以来,促进险资健康发展的重要政策包括:调降预定利率,促进行业向分红险、万能险转型;执行IFRS 9号和17号准则,促进行业增持高息蓝筹股;放松资本约束,改善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水平,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意愿。此次放松险资资本约束将提升保险公司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主要通过以下两种路径:1)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将减少股票投资对应的最低资本要求,即降低股票投资的资本消耗。2)保险公司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与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挂钩,分为10%~45%的7档差异化管理;结合通知中的其他规定,修改后可能有部分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提高一个台阶,进而提高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截至2023年6月30日,保险行业配置股票的规模为2万亿元左右,假设增配后股票资产最低资本保持不变,我们测算此次风险因子调整带来的潜在增配股票空间为2000到3000亿元左右。
▍险资增量入场或偏好高股息蓝筹板块。
1)险资在A股市场中持有的市值占比受政策变化影响大。①2005年至2010年,受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险资在A股中的持股占比明显下降。具体来看,受股权分置改革后大量限售股解禁的影响,2005年至2010年间险资(保险+社保,但不含公募化的保险资管,下同)持股市值不断下降,从2005年的6.4%下降至2010年的1.3%。在此阶段,险资投向权益资产的渠道相对受限,且配置方向以银行存款和债券为主,85%以上的保险资金均投资于债券、协议存款,另类投资和权益投资的占比不高。2010年以来,随着监管当局的政策不断调整,险资持股比例有所波动,但在大趋势上不断增加。具体来看,②2012~2013年,保监会颁布的13项保险资金投资新政促进了险资流向权益市场。险资在A股流通市值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从2010年的1.3%提高至2013年的3.3%。③2015年7月,保监会出台新政,允许保险公司投资蓝筹股的比例达到上季度总资产的40%,且单一权重类投资上限为上季度总资产的10%(之前为5%),进一步释放了保险可以投向证券的资金规模。受此影响,险资的持股占比在2015年甚至超过了主动型公募产品,在2016年末高达4.3%。④2017年初,保监会进一步明确了重大股票投资和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要求,要求保险机构投资单一股票的账面余额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5%,投资权益类资产的账面余额合计不得高于本公司上季度末总资产的30%。在此影响下,2017年险资持股占比小幅回落至4.2%。⑤2020年7月,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对保险公司设置差异化的权益类资产投资监管比例,最高可到占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5%。明确规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足100%的保险公司,不得新增权益类资产投资,且责任准备金覆盖率不足100%的人身险公司等,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不得超过15%。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2021年末险资的持股占比回落至3.4%。⑥2021年2月,银保监会集中修改了保险资金运用领域14件规范性文件,删除部分投资限制,鼓励险资配置权益资产。此后,险资持股比例逐渐增加,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持股市值约占流通A股的4.1%。
2)投资风格方面,保险资金长期偏爱分红稳定、估值偏低的蓝筹股票,特别是银行股。保险机构持有的具体股票仓位大多不透明,但可以间接地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机构持股情况来观察保险资金的配置变化。总体来看,保险资金的持仓较为稳定,风险偏好明显低于一般公募和私募,更加注重蓝筹股和价值股的投资机遇。自从2012年起被允许投资二级市场之后,其重点配置的行业以银行股和地产股为主,2013年至今其在银行股和地产股的合计持仓比例基本稳定在60~80%的区间内。截至2023H1,险资持仓市值最大的5个行业分别为银行、房地产、电力及公用事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电子,持仓市值分别为3546亿元、395亿元、384亿元、197亿元、187亿元,在保险资金总持仓规模中的占比分别为53.8%、6.0%、5.8%、3.0%、2.8%。不过,随着地产股的式微,未来保险资金的持股方向可能转向分红稳定的国企改革主题股票,如能源板块(煤炭、石油)等。
▍稳定实体经济、活跃资金市场政策组合不断发力,建议积极增配A股。
首先,国内价格拐点已经出现,8月宏观数据相比7月改善,政策支持下预计9月改善将更明显;二季报夯实A股盈利周期底部后,三季报有望迎来新一轮周期上行起点。其次,房地产需求侧的政策加速落地,各项政策正在形成合力,而保障房和城中村改造等接力政策正在路上,对需求提振将更直接;多元化的化债方案将有序推进,财政政策将更加主动积极,各类政策不断落实,直到彻底扭转经济预期和经济运行的负反馈。最后,随着落地政策起效和后续政策接力,经济拐点和修复趋势将不断被数据验证,价格拐点已经出现,外部的扰动将逐渐消退,外资流出的趋势将逐步逆转,当下市场风险收益比佳,底部区域特征清晰,建议忽略短期波动,积极提升仓位配置A股。
▍风险因素:
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推进不及预期;资金供需假设大幅偏离实际情况;国内经济复苏进度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