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基金王迪:在悲观中寻找乐观 在鼎沸时看到泡沫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290

王迪,曾任信达澳银基金行业研究员。2014年11月加入融通基金,曾任研究部行业研究员,现任融通新能源汽车主题精选灵活配置混合、融通先进制造混合、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融通创新动力混合等多只产品的基金经理。

投资是一门技术活,同样也是一场锤炼心态之旅,在低迷的市场中尤其如此。近期,市场悲观情绪有所蔓延,而融通基金基金经理王迪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其对长期市场走势的乐观态度,并表示越是在悲观之际,越要从中寻找到那些利好之处,抓住洼地布局时机,以免事后遗憾未能在低位布局。

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王迪表示,对于投资,他现在会更偏好确定性较高的机会,例如经历过行业格局初步出清后的从1到2成长阶段,以及竞争格局较为清晰行业里的龙头股。企业经营现金流是其当前选择标的时颇为关注的要点,投资的本质就是赚取企业成长的钱。展望后市,参照历史,成长板块或能率先反弹,看好港股,以及军工、消费、医疗等板块投资机会。

对市场保持乐观态度

在近期市场环境下,王迪算是难得的愿意出来发声且发行新产品的基金经理。此次采访现场也颇为少见地出现了较浓重的情绪色彩,提问者们围绕当前市场抛出了连环追问,“到底为什么”“还能好吗”“信心来自哪里”等各式问题轮番抛向王迪。

而王迪就像其同事们所调侃的“30多岁的身体,50多岁的心态”一般,像一位老者一样微笑地看着大家,听着大家的吐槽,然后慢慢地说:“我对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他认为,回顾历史,像2008年、2012年、2018年,彼时市场都比较悲观,每次也都有人说这次和以前不一样,但事后来看,更多人还是会遗憾当时没有在下跌中买入。“淡定一些,市场情绪的波动或许为我们提供了好的买点。”他说。

之所以对市场仍保持乐观态度,他解释道,主要是因为目前可以看到市场正出现政策底、市场底双底叠加的现象,以及国内许多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快速提升。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提出,一系列超出市场预期的政策出台,例如房地产一城一策,“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部分区域取消限购,以及证券市场降低印花税等等。这些可以视为政策底已较为明确的信号。

不过,从政策底到市场底,并不会一蹴而就,参照历史,通常来说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最近市场基本是在底部震荡,政策底已现,市场底或已不远,且目前A股估值已经非常低。港股估值也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很多优秀公司资产稀缺性强,行业经营格局较好,也有一些隐含的超预期点,一旦出现机会,弹性将会非常大。

之所以认为政策底能够向市场底转换,底层的逻辑是基于对中国产业的信心。王迪说,中国制造竞争力正越来越强,以汽车为例,现在很多消费者转向聚焦中国品牌汽车,年初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量大幅增长。除了汽车,中国很多其他特色品牌也开始走向海外,许多企业开始大量收购海外品牌。中国企业开始真正崛起,不光是简单的加工、代工,而是有品牌的、有产品力的崛起。在做企业微观调研时,发现很多企业的订单需求已经开始有向好迹象。

“市场上大部分人是随大流的。尤其在低位,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乐观一点;在高位时则一定要多思考风险。”王迪认为,在悲观的时候,需要更多地思考一些利好的预期。目前A股和港股可以算得上是全球投资的洼地,很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邓普顿投资韩国市场的状态,每到洼地之处,将会有价值投资者不断进场。

关注企业经营现金流

市场的持续回调令不少投资者诚惶诚恐,对此,除了心态上保持乐观外,王迪在操作上又如何应对呢?他回应称:“当持有的公司股票在下跌时,我会经常一遍一遍问自己,这些公司还值不值得持有,当时买入的初衷是什么。拿出当时的纪要,看一下投资建议,看相关要点有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没有发生很大变化,会继续持有。”

他表示,他投资的底层逻辑是优质的公司、便宜的价格,如果这两点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股价波动对其影响并不大。不过,股价一旦有明显波动,一定要了解公司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能像鸵鸟一样一头扎进去就不管了。如果只是单纯股价的下跌,找不到太多基本面原因的话,内心会相对比较平静,因为长期来看股价都会涨回来。以2008年为例,很多优质公司股价后来早就创出新高,只要不在低位盲目离场就好。

不过,王迪也诚言,虽然坚持很重要,但坚持和固执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因此,他也在不断调适自己的投资路径。像在买入价格上,前两年觉得优秀的公司只要价格合理就可以,但后来发现,要想享受到足够的安全边际,留出足够的容错空间,还是要有更便宜的价格。

在王迪看来,投资股票的本质是赚企业成长的钱,也就是企业长期经营赚到的现金流折现。当考虑到这一点时,就要思考公司本身的质地如何,生意的本质是什么,商业模式能否赚到真金白银,而不是过多地堆积应收账款。

至于一些公司虽然经营情况很好,但股价却一直下跌,王迪认为,这可能与市场风格有关。在两年至三年的短周期内,市场风格有时候会很极致,例如2021年以前小市值股票鲜有人问津,而近年来却成为市场热捧的投资风格。不过,他认为,从长周期来看,核心还是要看企业质地,好的企业质地能带来更快的业绩增长,叠加估值匹配,股票投资的收益率还是会更好。

拒绝雾里看花式投资

谈及投资,王迪在访谈中多次强调,他喜欢做更加简单清晰的投资,对于看不清楚、较难做出判断的领域,即便热度再高,他也宁愿先不进场。

在此理念引导下,比起从0到1的爆发性增长领域,王迪会更偏好投资从1到2的第二阶段成长收益。他认为,在第二阶段,行业格局至少已经出清过一次,竞争格局逐渐清晰,虽然成长性会较第一阶段有所削弱,但依然处在成长期。而且,在经过第一轮的优胜劣汰后,寻找到行业内优质龙头公司的难度也大幅降低,获胜概率更高。

反观从0到1的第一阶段,市场往往容易对似懂非懂的新行业给予梦幻性估值,导致估值溢价过高,加上由于行业格局和技术路线不清晰,不确定性较高,股价易出现大幅波动,这对交易水平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快进快出。这一阶段的投资在王迪看来犹如雾里看花,容易被故事迷惑,并不是特别理想的投资时点。不过也需要对新事物保持跟踪了解。

具体选股上,竞争格局相对清晰行业里的龙头股是王迪的心头好。“我选股不分大小,也不分白马黑马,更欣赏行业里最强的公司。”王迪说,他曾做过专门的研究,从5年的长周期视角看,很多龙头公司无论是在管理、战略、产品力、成本控制能力还是渠道能力上,都要比二三线公司强,公司5年后的业绩增长性和股价回报率也要明显领先二三线公司。之所以会有很多人买小公司,主要是认为小公司增速更快,估值更低,但其实从长期角度来看,很多时候胜出的其实是龙头公司。

不过,他也表示,除了龙头公司外,对处于较大变革中的二三线公司也要予以重视。当这些公司出现明显的中长周期基本面拐点时,也要去参与。“一旦抓住有巨大变化的二三线公司,股价收益率也会非常好,只不过这种情况不常有。”王迪认为,投资二三线公司的重点应该是业绩爆发力和长逻辑的重大变化,而不是估值低。

展望后市,王迪认为,从对历史上政策底到市场底过渡情况的分析来看,在遇到反弹时,大概率都是偏成长性板块反弹力度更强。因此,从长周期角度来看,后续成长板块可能会表现更好一些。

具体而言,看好估值和业绩都处在洼地的港股,以及A股中军工、消费、医疗等板块。他认为,上半年军工指数虽然没有下跌太多,但重点龙头公司跌幅较大,或处在性价比很高的阶段,而且军工本身就是高贝塔的行业;经济回暖以后,消费将会随之受益,同时消费的商业模式出清,现金流、预收款、业绩增长的持续性都会表现较好;医药目前估值处在非常低的区域,机构持仓也在低位,低估值的好公司值得关注。

至于此前重仓的新能源,王迪认为,后续更需要重点挑选个股。虽然行业明年整体增速有望表现不错,但很多环节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要挑一些竞争格局比较好的细分环节,供需相对可控,才能享受到行业的增速。例如,高端电池、磷酸铁锂快充、大型逆变器领域等等,一些公司有足够的“护城河”,身位大幅领先对手,是较好的投资选择。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