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3年10月21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金融工作情况做了报告总结。
我们的分析:
1、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积极,总量与结构并行。三季度经济继续上行,增长高于市场预期,这种趋势有望延续至四季度,我们调高全年GDP增速至5.2%-5.3%。
经济回升使市场可能会产生政策支持边际转弱的预期。央行再次强调“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释放货币政策保持积极的信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的背景下,四季度社融增速将继续上行。结构性的货币工具重点仍然在“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经济转型。
2、流动性保持“充裕”,意在配合财政政策协同发力。8月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提速,9月、10月国债发行提速。我国政府债券的发行认购大部分由商业银行完成,需要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当前保持流动性充裕有重要意义。10月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流动性紧张,市场有央行收紧流动性的疑虑。我们认为央行当前并没有发生转向,并不是央行减少货币投放带来资金的紧张。而是政府债券的加速发行引起资金紧张,央行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意图没有发生改变。9月超预期降准,10月MLF超额续作净投放2890亿元,最近一周公开市场逆回购净投放7880亿元。
3、防风险工作聚焦化债和房地产。10月,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提速,截止21日已发行7263亿元。央行强调“引导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重点工作仍是维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以支持化债。房地产政策,一方面是继续推进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进一步降低首付比例,调降房贷利率的下限仍然有政策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一视同仁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民营地产公司的融资需求可能会迎来边际改善。
我们的判断和政策预期:四季度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的背景下降息仍然是利率政策的方向,2024年非对称的宽幅降息是更优的选择。价格工具的使用可能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压力,短期央行将密集使用汇率工具箱“稳预期、防超调”,中长期看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的改善将减轻金融条件对汇率的压力。1、展望四季度,配合财政逆周期发力、化债工作的推进,都需要保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进入10月,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的上行压力主要来自于政府债券融资的提速。DR007持续高于政策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围绕2.7%波动,远高于锚定的1年期MLF利率。当前时点降准的必要性高于降息。11月、12月MLF的到期量为8500亿(年内最高)、6500亿,四季度降准的可能性上升。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数据发布会强调保持商业银行合理利润,引发市场对于降息的疑虑,央行强调“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意味着引导LPR下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的方向不变,只是更强调利率政策的针对性,最终达到银行保持合理利润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两个目标的兼顾实现。先调降LPR1年期引导存款利率下调,再调降5年期引导贷款利率下调的非对称降息是更优选择。展望2024年,支持经济增长,低通胀运行带来的实际利率上升压力,都需要进一步调降政策利率,同时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将不再制约宽幅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