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投顾宋灏:智能手机产业链复苏 消费电子投资看这些领域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303

嘉宾介绍:宋灏,易方达投资顾问业务部总经理助理

近期手机新品密集发布,智能手机产业链何时复苏?AI创新将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什么变化?消费电子投资看哪些方向?AIPC和折叠屏投资关注什么环节?对此,易方达投顾宋灏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宋灏表示,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叠加国内外很多品牌新机陆续发布,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了复苏迹象,并且受益于双11促销拉动,10月国内手机销量也出现了环比上涨。

其表示,新型的AIPC集成专门设计的AI芯片,更高效的CPU和GPU,因此要求PC生产商重新设计硬件架构,会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AIPC对传统PC替代可以类比2019年5G技术兴起,5G手机对4G的替代。

以下为文字精华:

1、智能手机产业链呈现复苏趋势

提问:今天我们打算聊一聊消费电子,从销售金额和产业产值上看,智能手机无疑是消费电子最重要的细分品类,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消费类的电子产品?

宋灏:消费电子既兼具了消费属性,也包括科技属性。消费属性主要在于消费电子直接由消费者购买,所以它具备很多特征,比如价格,品牌、社会文化等等。科技属性主要是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升级,是依赖于通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能力计算能力的进步,所以具有明显的技术迭代周期,一般可能在5-10年会出现一波技术驱动的大周期。

所以从行业景气度角度看,一方面消费电子行业受全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独立于技术迭代的换机周期,通常在2-3年。

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08年到14、15年,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增长,智能手机渗透率持续的提升,新品牌和这个产品不断的涌现,消费者需求也迅速的增长。这期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同比增长大约是30%。2014年四季度单季度出货量首次超过了3.5亿台。

到了15年到20年,行业进入了第二阶段,智能手机出货进入增长的放缓期,渗透率提升也相应放缓,消费者对新品的需求减弱,更注重产品的性能,包括品质。这个阶段智能手机厂商它开始进入了一个高端升级,创新的军备竞赛,单季度的出货量基本上维持在3.5亿台左右。

接下来就是20年以来的第三个阶段,行业进入了一个下行期,可以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年同比下降中枢大概在5%,单季度的出货量中枢也已经下滑到3亿台左右。

具体看,从2021年的三季度开始,受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息比较萎靡,使得智能手机市场景气度持续走低。截止到今年的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大概也是3亿部左右,这已经是连续9个季度同比下滑了。

不过往前看过去4个季度,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同比下降分别是18.3%,14.6%、7.8%和0.1%,降幅实际上是在逐季收窄的,环比看三季度有明显改善,相比二季度销量大概增加了3750万部,增长了14%。

所以随着换机周期的到来,叠加国内外很多品牌新机陆续发布,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了复苏迹象,并且受益于双11促销拉动,10月国内手机销量也出现了环比上涨。

提问:国产品牌手机可以说是强势的回归,销售表现也大幅超预期,有哪些原因?

宋灏:有分析估计2023年部分国产品牌销量较好,带动国内手机供应链整体呈现复苏趋势,国产手机在内核、外观、功能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创新。

不仅是手机,如果我们看看PC,全球PC的销量也呈现了一种复苏的态势,今年三季度全球PC出货量是6,820万台,同比下降7.6%,这个降幅也在持续收窄,也可以看出一种复苏的迹象。

疫情期间居家办公学习场景增多,也刺激了PC需求快速增长。在2021年当时达到了一个峰值3.5亿台之后,经历了单边销量下滑和库存消化。今年以来全球PC出货量同比跌幅持续收窄,渠道库存接近正常水平。换机周期windows系统更新,AI应用都有助于PC市场温和复苏。

提问:市场的换机周期大概是什么情况?

宋灏:从手机电池寿命看,平均计算下来可能三年左右,电池健康水平就会降到80%以下。

中国移动在2021年发布了一个5G终端消费趋势报告,当时统计的是2019-2020年我国智能手机用户换机周期大概在24-25个月左右,在呈现一个拉长的趋势。另外鲁大师调研了2022年用户平均换机周期,这个数字就已经达到了37个月又有拉长,还有海外的研究机构也做了一些分析,说去年的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已经达到了43个月,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手机的换机周期拉长的原因,就是创新乏力,不同消费者的换机决策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整体来说创新驱动和追求实用性是极为重要的,换机的驱动因素,智能手机发展也有10多年了,当下市场保有量已经达达到的较高水平。

与此同时技术发展和应用创新碰到瓶颈,不少企业在创新层面的步伐都有所减缓,这也是过去三年智能手机出现出货情况不佳的原因,不过这个情况现在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比如说AI创新,就可能会给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2、AI技术创新或带来“换机潮”

提问:AI确实是现在一个新的活力点,产业链龙头纷纷也在加大 AI领域的投入,终端品牌芯片包括软件应用都已经推出商业化的产品,对此怎么看?

宋灏:是的,首款的AIPC就要面世了,通过本地运行个人大模型,在保证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办公效率,变革大家的生活。

端侧大模型相比,云端部署的公共大模型可能速度略慢,但生成的回答在准确性上是相似的,亮点在于端侧大模型结合了用户画像给出的回答可能更具个性化,而用户偏好信息和回答内容并不会经过云端端测模型依赖本地硬件,计算资源可以在网络隔离的环境下完成推进。新型的AIPC可能集成专门设计的AI芯片,更高效的CPU和GPU,因此要求PC生产商重新设计硬件架构,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的换机潮。AIPC对传统PC替代可以类比2019年5G技术兴起,5G手机对4G的替代。

根据预测到2027年每三台PC中可能会有两台具有AI能力,另外 AIPC对算力要求提升也比较多,其高功耗以及对轻薄的追求,有可能还会推动像石墨液态金属散热硅脂等在 PC的加速布局。

还有一点就是外观件也可能会受益,这点我们也可以参考像油车升级新能源电车后的情况,它的整体外观为追求科技感会带来一些这种重塑的机会。

还有手机方面,首个专为生成是AI打造的旗舰移动平台已经面世,支持100亿参数模型为手机接入AI大模型做好端侧准备,最终有助于实现智能对话和协助服务,成为未来生活中的智能助理。国外也发布了搭载大模型的手机,可以在本地快速运行生成式的AI模型。

提问:除了AI之外,消费电子投资还有什么主线值得我们关注?

宋灏:渠道去库还有新机发布会刺激产业链的持续拉货。经历一年半到两年的库存调整,手机和PC库存已经逐步趋于正常了,随着头部国内外品牌新机发布,手机的周度销量在持续的正增长,产业链拉货是比较积极的,在PC方面,首款PC也即将面世,各大厂商都在跟进,所以这会加快需求环比复苏的态势。

提问:这条主线可以理解为一个正常的周期?

宋灏:周期性的复苏,新的一种机型叫折叠屏手机,它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投资的机会,包括它在钛合金这方面的应用,包括OLED产业链国产替代这方面的机会。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它是创新放缓,出货量也增长也是有一定的停滞,但是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机型,渗透率确实在持续提升,根据我自己也用的是折叠屏手机,对。根据 Idc最新的数据,2023年q三就是三季度咱们中国折叠屏的出货量达到了196万台,同比增长幅度很大,90.4%。

2022年全球的柔性屏手机出货量是1,420万部,渗透率仅仅在1.2%。但是市场预计到2027年全球柔性屏手机的出货量要将要达到4,810万部。2022年到2027年年化的复合增长率,大概在27.%,渗透率有望达到3.5%。

技术升级带来折叠屏手机轻薄化的体验,同时成本下降使得售价不断的下探,两者共同会推进折叠屏销量快速增长。从2018年以来,折叠屏手机累计发布的机型数量已经超过了45款,尤其是2022年以来,随着供应链逐步成熟,新机型的数量也明显增多,国内厂商的参与程度也在加深。

提问:铰链是折叠屏手机的核心的精密组件,脚链有哪些类型?

宋灏:铰链可以分为U型、球棒型和水滴型三种类型。

U型铰链结构就比较简单,但是会导致手机厚度增加,那球棒型铰链合上是有缝,折痕会大一点,并且容易进灰。水滴铰链就先进一点,它合上没有缝不易进灰,球棒型铰链是U型铰链的一种改进,折叠屏铰链的对比通常就是 U型铰链和水滴铰链的比较。

从技术原理来说,水滴铰链大致是将U型铰链的1.5毫米的弯折半径放大到3毫米,并且通过放大范围来分散,由于折叠给屏幕带来的压力,所以是一种增加铰链空间,换取视觉体验提升的解决方案。

一方面水滴铰链是目前最成熟的铰链技术,它让机身轻薄的同时可以做到折叠无缝,还有多角度自由悬停,但另外一方面水滴铰链使用的零部件数量是 U型铰链的好几倍,所以造价比较昂贵。

比如说某品牌折叠屏手机中使用的水滴铰链方案,使用了136个零件,而普通U型铰链的零件才不过60来个,所以在如此复杂的结构下,再加上液态金属钛合金,合金航天材料,这些昂贵的金属支撑材料的应用,让水滴铰链的造价更加昂贵。

铰链的设计制造我们可以理解它是具备高技术壁垒的,精密的机械铰链包含数10甚至是100多种金属的零部件,组装的程序非常复杂,并且需要金属注射注射成型,就是MIM金属注射成型,计算机数字控制机床CNC冲压这些金属制造工艺,设计制造的壁垒很高。

另外就是折叠屏铰链的开发需要经历从运动原理到子功能模块的设计,再到材料的选择,包括不同加工表面处理的尝试,也具备这种多重的工艺壁垒铰链,它是朝着高性能的方向发展。除了结构迭代,性能提升也可以来自铰链制造工艺和材料的精进。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