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机构蓄势以待 A股增量资金在路上 积极信号有望持续释放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243

经过较长时间的震荡调整,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从全球维度来看,A股都已具备较高的中长期配置价值。而且,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医药、科技等领域成长空间可期,尤其是相关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极具性价比优势。

伴随宏观环境逐步改善、政策频现积极信号,市场信心本该不断提升,A股有望逐渐实现均值回归。然而,在诸多消息的扰动下,预期中的2024年第一周“开门红”并未出现。

短期的市场波动并未干扰机构入场的步伐。有渠道人士透露,多家百亿级私募已在渠道开启了股票多头策略产品的募集,积极把握中长期入场良机。与此同时,公募发行市场也持续升温。继去年11月、12月连续两个月新发基金规模突破千亿元之后,今年以来又有数十只权益基金进入发行期。除了公私募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资金也下场抢筹,12月最后一周的权益类标品信托成立数量逆势增长。

在机构看来,经过较长时间的震荡调整,无论从历史维度还是从全球维度来看,A股都已具备较高的中长期配置价值。而且,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医药、科技等领域成长空间可期,尤其是相关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极具性价比优势。

公私募纷纷启动发行计划

开年以来,公募发行市场不断升温。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2024年以来,已有28只基金(不同份额分开计算)宣布发行。此外,即将在1月启动发行的基金还有74只。发行名单中频现头部基金公司的身影,包括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招商基金、景顺长城基金、银华基金、中银基金等。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的新发基金中,权益类产品占比较大。

实际上,自去年11月起,基金发行市场便开始回暖。Choice数据显示,按照基金成立日计算,继去年11月新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300亿元后,去年12月新基金发行规模更是超过1900亿元,这也是去年首次连续两个月新基金发行规模突破千亿元。

与此同时,不少权益类基金陆续放宽大额申购限制,为2024年的投资布局“收集子弹”。1月2日,“老将”曾国富管理的信澳成长精选混合发布公告称,取消去年9月26日以来的500万元大额申购限制,恢复办理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业务。

同日,鑫元欣享灵活配置混合发布公告称,即日起恢复接受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金额超过100万元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转换转入)业务。

新年首周,私募增量资金也在集结。

有渠道人士透露,目前九坤投资、星石投资、卓识投资等多家头部私募均在渠道开放募集,募集产品的策略以股票多头策略为主。

据悉,九坤投资自2023年11月初开始,便在少量特定的渠道开放了量化选股和指数增强策略产品的申购。原因在于,在市场相对低点,部分投资者出现了增配优质量化多头产品的需求,希望提高中长期获取正收益的概率。

星石投资也表示,权益市场的估值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随着企业盈利开启修复进程,均值回归将是2024年A股的关键驱动力量。目前公司正在多个渠道进行常规化发行,为投资人提供中长期布局机会。

“当前资金情绪仍然偏谨慎,但是我们认为,以3年的维度来看,当前时点发行新产品能够提高投资人的持有体验,因此1月会启动相应的发行计划。”沪上某私募创始人坦言。

多路资金进场抢筹

除了公私募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对权益市场的兴趣也很浓厚,被视为机构资金风向标的ETF颇为活跃。

用益信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最后一周,共有238款标品信托产品成立,环比减少11.85%;合计成立规模为29.88亿元,环比增加8.93%。从投资策略来看,债券策略产品数量占比下滑,股票策略产品数量占比提升。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去年12月最后一周,债券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7.72%,组合基金策略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增加9.09%,股票策略产品成立8款,环比增加33.33%。

另外,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继去年四季度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之后,又有保险公司通过联手设立私募基金的方式配置权益类资产,做多动作频频。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4日,去年12月以来,股票ETF份额增长超过600亿份。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份额增长57.22亿份,排名首位。按照1.65元成交均价计算,该ETF在此期间“吸金”近百亿元。此外,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等宽基ETF份额增长均超过30亿份。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资金借道ETF产品低位布局A股的步伐加快,成为市场重要的托底力量。随着市场再度回落至底部区域,投资者通过ETF逆向配置的力度显著提升。

沪上某私募研究员透露,机构资金尤其是长期机构资金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目前市场处于底部区域,正好给稳健型资金提供了进场抄底的底气。

兴业证券分析称,从市盈率来看,当下主要宽基指数市盈率水平均已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创业板指、上证50、中证500等指数的市盈率更是低于2022年10月底的水平。从市净率来看,此前上证指数的市净率一度回落至1.19倍,与2022年10月31日1.18倍的市净率低点基本持平,均处于2010年以来的历史极低位置。

“从破净率来看,尽管当前沪深两市破净率仍略低于2022年10月底水平,但以沪深300指数为代表的权重股破净率已远高于2022年10月底水平。上证指数的风险溢价近期一度回升至2010年以来的84.2%分位,再度突破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水平,略低于2022年10月底的95.2%分位。而沪深300指数的风险溢价更是一度回升至2010年以来91.9%的历史高位,逼近2022年10月底93.8%的水平。”兴业证券称。

积极信号有望持续释放

除了整体估值足够低, 在多家公私募及外资机构看来,多重积极信号亦是看好今年市场的重要原因。

“2024年是筑底牢基的关键之年。”和谐汇一认为,从全球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已具备企稳条件,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有望引领行业达到新的平衡。

和谐汇一还表示,尽管居民和实体部门仍需面对去杠杆的压力,但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和提质增效,以及专项债、特别国债的发行,为经济修复提供了支持。因此,尽管A股可能难现趋势性行情,但结构性投资机会依旧值得把握。

汇丰晋信基金表示,在新兴市场配置中,中国资产处于低配较多的分位,今年盈利增速和预期的修复有望带动市场估值及外资配置向合理水平回归。

“展望后市,若今年宏观经济预期企稳,股市整体估值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同时,目前一些行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变时刻,如果这些行业今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摩根资产管理中国研究部策略专家俞一奇称。

“我们依然看好每股收益增长10%、估值接近底部、投资者仓位和预期较低的中国股票2024年的前景。”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称。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