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贺菊颖:2024年医药投资乐观 看好创新和出海

频道:最新资讯 日期: 浏览:301

嘉宾介绍:贺菊颖,中信建投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医药板块持续震荡,2024年医药投资关注什么?有哪些投资方向值得关注?港股创新药的投资机会怎么看?医疗器械投资和药品投资有何不同?创新药方面有哪些潜在的投资机会?对此,中信建投贺菊颖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贺菊颖表示,今年我们对医药行业的机会非常乐观,这里包括创新出海、边际改善,低估值等方向,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港股创新类资产的定价不悲观,后续比较看好具有较强的研发差异化的公司,以及有较强的合规商业化能力的公司。

其指出,药品创新是技术周期推动的颠覆式创新,但器械更多的是改良式创新。我们会从不同的维度去选择器械创新公司包括海外对标,国内优秀公司的进口替代等。

以下为文字精华:

1、中信建投贺菊颖:看好今年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提问:经历了两年的深度调整,最近在海外新品类的刺激下,一些公司开始活跃,医药板块的行情特点是怎样的?

贺菊颖:今年我们对行业的判断分几个维度,首先医药行业需求比较刚性,这是我们这个行业比较突出的特点。其次从政策角度看,国家自上而下对于产业创新非常支持。

除此之外,现在行业新技术周期,也在持续上升的过程中,尤其是阿尔茨海默、减重这些新领域,很多新技术的机会。

所以今年我们对医药行业的机会非常乐观,这里包括创新出海、边际改善,低估值等方向,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

提问:医药行业的估值情况怎么看?

贺菊颖:医药板块的估值方面,从过去10年角度看,确实医药板块的TTM估值在一个历史相对低位。一方面跟市场整体估值中枢的调整有关,另外去年行业也经历了一些合规要求提升的影响。

无论是产业还是投资人,都逐渐适应在新合规环境下去运营,整体估值确实有一些提升空间,但是我们还是强调更明显的一些结构性的机会,这些结构性机会一定是朝着更加合规和更加创新差异化的方向去演绎。

这个过程中,一些有边际改善的子行业,比如高值耗材,CXO等板块,从增速和估值上看,有比较好的吸引力。创新药这块每家公司的财务增速差异较大,所以我们更多是基于这个公司本身的管线价值和现有价格之间的偏差,去做投资判断。

提问:生物医药板块2023年的业绩,是否符合预期?

贺菊颖:2023年从公开信息看,只披露到Q3的业绩,就Q4的情况,肯定要等到今年的三四月份。整体上看,2023年整体上行业的经营比较正常。Q3的时候,因为行业合规要求提升,确实对于行业Q3单季度业绩有阶段性的影响。

往Q4和今年全年看,定性的判断,可能在的增长趋势上看,会逐渐的会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的通道中,这个过程需要一点时间。目前各家企业围绕合规经营在做相应的调整,随着调整的逐渐结束,到24年围绕医院终端的销售会逐渐有所好转。

从Q3的情况看,子板块的中药板块相对表现比较亮眼,这跟今年感冒呼吸品类的需求,有比较明显的关联,另外还跟激励机制改善后公司运营管理的提升也有一定关系。另外血制品行业整体表现相对较好,跟今年的医疗终端复苏,有比较明显的关系。从二级市场表现看,中药和血制品这两个板块在去年整体表现较好,其他的子板块内部差异会更大一些。

2、中信建投贺菊颖:港股创新药具备结构性机会

提问:港股创新药的投资机会怎么看?

贺菊颖:港股创新药投资,会分成两步看。第一步大家会评估一下创新药行业的整体投资环境到底是变得更好还是有一些压力。大家主要关注的因素可能有几个,第一个是流动性变化,因为创新药标的大部分没有利润,甚至可能有一些还没有收入,这一类资产大家在定价的时候肯定会特别关注利率的变化,所以流动性的变化大家会特别的关心。今年看,海外的降息的预期比较确定,只是时间和幅度的问题,所以今年流动性改善是大概率的事件。

其次大家也比较关心政策的影响。今年从鼓励创新的角度看,政策维度上非常正面。无论是从医保的支付,还是一些地方在试点多元化支付的改革政策,对创新药的支持非常正面。

其次在技术周新方面,确实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领域的机会,包括阿尔茨海默,减重类药物,还有最近比较火的小核酸领域,这些整体上都是一些新的技术周期下诞生的新机会。

所以从大的方向看,港股创新类资产的定价不悲观。大家在判断了行业之后,肯定还要去选择相应的公司。在今年的环境下,我们比较看好具有较强的研发差异化的公司,以及有较强的合规商业化能力的公司,港股创新药板块最关注这两类公司。

提问:降血糖药近期意外发现有减脂功效,海外龙头大幅调高了业绩预期,股价也创新高,这将重新引领医药的新周期?多肽治疗和之前的创新药有什么不同?

贺菊颖:第一,多肽类的药物并不是一个特别新的药物形式,之前大家应该已经可能也接触过很多多肽类的药物,但是GLP-1这一类的药物就作为多肽的一种,它除了降糖之外,在减重市场上也非常意外有收获,这个是它实现商业化之前大家没有想到的事情。

因为之前GLP-1的药物是比较经典的降糖类药物,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意外的发现了它在减重上的非常优秀的功效,所以又同时开发了减重的新适应症。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在传统的技术平台上,开发了一个新的领域应用,跟之前的创新药有一些差异。

其次,因为现在大部分的GLP-1的药物的使用者,比较多的肯定是集中在减重市场上。减重市场的特点跟以前创新药有不一样的地方,大多数是健康人群,创新药之前更多是被各种疾病的患者所使用。所以,这类药物可能我们理解它会有一定的消费品属性。

后来我们通过机理研究和各种临床的推进,会发现GLP-1的药物在内分泌的其他慢病领域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不仅仅是在降血糖和减重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大家发现像脂肪肝,阿尔茨海默,一些眼科疾病, GLP-1药物治疗下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所以现在海外的龙头公司,都在不断的开新适应症,围绕刚才提到的慢病领域,去探索更多的新的适应症的可能。从多肽类药物的治疗方向看,行业除了在减重领域的消费品属性外,可能它还会有更多在慢病领域的一些使用场景,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更紧密的去跟踪行业中其他适应症的进展。

另外这个行业头部集中的效应非常明显,像礼来和诺和诺德都在这个市场中有非常强的领导地位,所以这个行业未来机会非常多,但可能还是会比较集中在行业头部公司上。

3、中信建投贺菊颖:2024关注医药板块三大细分机会

提问:去年11月以来,减肥药行情有退潮迹象,是否值得投资者持续关注?

贺菊颖:因为去年10、11月份之前,市场是把减重类的药物看作一个主题的投资方向,所以当时大家看到有一些公司的表现非常突出。在11月份之后,行情相对有一些退潮迹象,后面行业的产业趋势的机会会比较多。

从投资的角度,建议大家去关注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看海外龙头的进展,从催化剂的角度看,一个是台湾龙头的业绩预期持续调高的可能性,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是新的适应症的阶段性临床数据的公布。我们之前有过梳理,24、25年应该都有比较多的临床数据要公布,可能会是重要的催化。

另外从减重类药物的投资机会看,建议关注两类公司,一类公司是国内进度比较领先,研发相对比较扎实的这一类公司,能有机会享受到行业的产业红利,其次建议大家关注产业链的公司,这两类公司从投资的角度是更有价值。

提问:当前的国际环境对创新药出海有什么影响?

贺菊颖:整体上看,创新药出海,现在的是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自己去做国际化的运营,另外一种方式是对外的品种授权。

这两种方式难度是不一样的,相对更难的肯定是国际化,自己去做国际化的运营。因为这里涉及自己去做各地的准入,各地的销售落地的,还有包括当地的运营工作。如果国际环境相对有不确定性,会有一定的挑战。

但同时现在很多国内的公司,通过品种对外授权,或者其他的一些联合研发的方式,做创新药出海。从去年到今年年初,有越来越多的案例已经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所以这也是大家目前可以选择的一个路径。

提问:医疗器械的创新方面怎么看?

贺菊颖:器械创新跟药品创新有一些差异,因为药品的创新这几年看到有非常多的颠覆式的创新,前几年大家关心的是肿瘤免疫赛道,颠覆了传统单纯的靶向治疗的理念。这两年ADC又作为新的治疗的方案,又改变了大家原来的传统化疗方案。

所以药品创新确实是技术周期推动的颠覆式创新,但器械更多的是改良式创新,因为器械涉及到比较多的学科,在技术的颠覆式创新上会更难,但是机械创新还是会有一些机会,我们会从不同的维度去选择器械创新的公司。

我们会从这几个维度去看,第一个是海外对标,投器械创新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典型例子,比如连续血糖监测等,也会是做海外映射投资的思路。其次大家在改良式创新里,大家也会去关注国内的一些优秀公司,通过改良式创新进行进口替代,带来一些投资机会。

提问:未来医药行业哪些赛道值得继续关注?

贺菊颖:医药是一个特别大的领域,产业链非常长,从最前端的原料和核心的零部件,到最终的服务非常多。如果按照传统的划分方式,我们在判断投资机会的时候,线索会比较复杂。现在行业每个赛道内,分化都非常明显,所以我们在今年的赛道和主线上看,我们可能有一些其他的划分的方式。

我们展望24年的板块,比较看好的几个方向,第一个是创新,创新代表性赛道是创新药,还有一些制药企业。第二个我们比较看好的是出海,这里药品和器械的公司都会有。第三,也会有一些边际改善的机会,在今年是高值耗材和CXO。第四就是一些低估值的板块,今年也会有机会,包括中药、药店。所以我们后续会更多围绕未来的产业趋势投资和关注投资性价比比较高的方向。

相关文章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