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表示,我国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以营运巴士、铁路、航空、自驾为主。预计出行方式变迁趋势将长期持续。但经济增长放缓也可能促使消费者缩减开支,如出行频次减少、出行半径缩小、极致性价比偏好提升,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综合考虑通行时间、成本因素,传统出行方式如巴士与普铁占比或将进一步减少,而鉴于高速公路收费政策优惠、电车成本更低及共享出行模式的兴起,自驾、高铁及低成本航空或将因性价比优势而更受欢迎。
全文如下华泰 | 交运:下个十年,看好航空、高铁、私家车
我国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以营运巴士、铁路、航空、自驾为主。本篇报告通过回顾历史及参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试图探讨我国近十余年居民出行的方式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对今后各种方式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与市场其他报告不同,本篇报告涉及面较为综合,囊括了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并尝试进行了相互之间的比较,并非割裂看待某种单一的出行方式。同时我们将出行方式进一步细分,结合长期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同族群出行偏好,中长期更加看好细分的低成本航空和高铁的成长,而非整个航空和铁路板块。
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下个十年,看好航空、高铁、私家车
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交通出行在走出疫情后也出现了新变化。总体而言,出行总需求增速放缓,市场由增量竞争逐步转向存量竞争阶段。追求舒适和快捷是永恒的出行主题,不过有三点重要变化:1)人口:我国处于婴儿潮退休高峰期,银发族出游需求或大幅增长,使交通出行淡季不淡;2)闲暇时间:休假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可能创造更多出行机会;3)出行偏好:居民消费追求“性价比”,可能引起出行半径边际缩小,中短途交通或更加受益。展望下个十年,综合人口因素和消费习惯变化,我们认为航空、高铁、私家车为增长亮点。
需求(收入/人口/闲暇/偏好)与供给(基础设施升级)相互成就
在长期视角下,我们认为需求侧(收入/财富、人口、闲暇时间、出行偏好)是影响出行市场的关键变量。经济与就业前景通过财富与收入效应影响出行总量。人口结构方面,有钱有闲、拥抱自然、偏爱特色体验和服务是银发族出行的主流;高频次、性价比、强个性化是年轻一代出行的最大特点。休假制度保障力度也影响居民总体出行意愿。不过,供给侧(高铁成网并提速、电车出行成本较低、辅助驾驶技术走向成熟)也与需求侧相互成就。
回顾过往,出行整体稳步增长,结构有所分化
伴随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运输工具的升级,人口流动频率和出行半径不断提升,我国出行周转量(不含私家车)在2009年至2019年整体稳步增长,复合增速为3.9%。其中铁路与航空出行占比有所提升,民航占比增长更快,营运巴士占比下滑。2009-2019年铁路/民航/营运巴士周转量占比分别从40.6%/17.4%/42.0%,变化至41.7%/33.2%/25.1%。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于居民收入改善,叠加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不断修建以及乘用车保有量提升,推动出行绝对量的增长和半径的扩大,并且居民出行更加追求舒适和快捷,偏向选择民航、铁路(时效性)或自驾(私密性)。
结构亮点为航空、高铁、私家车、地铁、共享出行
民航在供给端机队扩张迅速,为民航出行份额增长提供保障,并且我国航司为培育民航需求,票价持续下降,并获得了良好效果。“八纵八横”高铁网陆续建成,提升高铁通达性与时效。高铁在中短距离(150-800公里)分流航空、巴士客运量,同时普铁客流转入高铁也助推了高铁客运量高增长。伴随小轿车保有量增长,自驾出行更为普及,分流了营运巴士客流。市内交通方面,轨道交通因通达性提升而成为增长亮点,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则对公共交通产生分流,公共汽车出行量呈下降趋势。在上述出行方式中,考虑盈利能力后,我们认为廉价航空、高铁、高速公路更具备投资价值。
海外观察:地狭人稠(日本)与地广人稀(美国)成就不同交通格局
我国兼具地狭人稠(中东部)与地广人稀(西部)特征。日本国土面积较小但人口稠密、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大力建设、乘用车保有量维持一定速度增长,使得铁路与公路出行更有优势,而航空出行周转量绝对值和份额低位波动。美国公路出行占据明显优势,航空出行是有效补充。这主要因为美国人均汽车保有量较高,叠加较为完善的公路网,造成公路出行成为首选;其次东西沿海之间的往来距离较远,航空更为适合,且美国机场及机队等基础设施较为成熟,得以支撑较为频繁的民航出行;另外美国客运铁路网络并不发达,且整体时速较慢,在美国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中占比较低。
风险提示:出行需求增长低于预期,出行相关科学技术水平发展超预期,大范围流行病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