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研报表示,近年来,票据利率波动明显加大,背后指向银行“以票充贷”的现象。从监管角度来看,解决问题的核心仍是强调票据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监管压缩套利空间,打击炒作行为。通过梳理监管动作和市场数据,我们认为借助票据贴现虚增贷款规模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整治。从票据利率和票据供需数据结合来看,预计11月信贷投放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
全文如下债市启明|从转贴利率看票据“去信贷化”进程
近年来,票据利率波动明显加大,背后指向银行 “以票充贷”的现象。从监管角度来看,解决问题的核心仍是强调票据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监管压缩套利空间,打击炒作行为。通过梳理监管动作和市场数据,我们认为借助票据贴现虚增贷款规模的现象已经得到一定的整治。从票据利率和票据供需数据结合来看,预计11月信贷投放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
▍票据“零利率”后再度反弹。
今年以来,票据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加大。10月末,1M和3M票据转贴利率一度跌至0.25/0.01%,进入11月后虽有反弹,但仍在震荡向下。然而进入11月最后一周,各期限利率开启反弹,其中以1M票据利率表现最为明显。
▍票据“去信贷化”的利弊探讨。
一方面,票据剥离“信贷属性”后,将不再受传统信贷投放的行情干扰,其定价也将重回市场化,减小波动,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在票据市场的直接传导。但另一方面,票据本身具有的“融资属性”也不应被掩盖,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票据利率波动过大的问题,需要强调票据交易的真实性,通过监管压缩套利空间,打击炒作行为。
▍监管针对票据的改革动作。
其一,票据新规强调交易真实性:银承比规定限制银行通过票据贴现来调节信贷规模这一空间;保险金比例规定限制存款“虚增”;票据期限缩短为最长6个月,减轻中小企业占款压力;配合贸易背景真实性原则,打击“融资票”。其二,资本新规调整票据风险资产计提规则:结构性地降低了银票承兑业务的风险权重,鼓励银行为投资级公司、中小微企业等办理业务;上调了银票直贴和转贴现的风险权重,增加了银行“以票充贷”的成本。
▍当前票据功能定位和指导意义。
在一系列针对性政策出台之后,通过票据套利的空间下降,银行借助票据贴现虚增贷款规模的现象也得到整治,但通过票据调节信贷规模的现象依然存在。票据利率和票据供需数据结合来看,预计11月信贷投放情况会有所改善,但幅度有限,11月新增信贷可能在11000亿元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1月的社融增速可能会比10月升高0.2个百分点至8.0%。
▍风险因素:
货币政策不及预期;经济修复不及预期;流动性超预期收紧等。